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 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 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 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 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 故应祝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 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 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 兹来天宇肃,举目净纤翳。 远迩无遁形,高低同一视。 永惟元化功,清浊分万类。 运行有机缄,浩荡见根柢。 此理复何穷,临风但三喟。

译文:

我沿着去西园的路前行,一路径直前往上封寺。竹轿不停歇地行进着,此时恰逢秋日的景色在雨后放晴。 登山的石磴又陡又危险,上面的霜叶很滑;山林空寂,不时有山果坠落。路边的兰花散发着清新的芬芳,幽深的山谷间送来阵阵清幽的风。 我没感觉到山在不断变高,只觉得寒冷渐渐侵袭了我的衣袖。道路迂回,突然出现一座阴森的山崖,它高耸突兀,满是苍翠之色。 想必那祝融峰是群山之首,其他群峰都像臣子一样恭敬地拱卫在它身旁。虽然金碧辉煌的寺庙就在眼前,但我勇往直前,哪里容得下自己停下来休息。 我登上绝顶,极目远眺,就当是稍稍考验一下自己的脚力。我曾经在冰雪之中游览过这里,那时并未尽情体会登临的意趣。 如今我再来时,天空一片清朗,举目望去,没有一丝一毫的遮蔽。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可见,无论高低都能尽收眼底。 我长久地思索着大自然的神功,它把世间万物分成清浊不同的类别。万物的运行有着内在的机制,浩浩荡荡中能看到它的根本。 这其中的道理哪里有尽头呢?我迎着风,只能再三地叹息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