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张孝祥 宵征 宵征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张孝祥 畏暑倦长道,呼童戒宵征。 三更渡前溪,溪水清且鸣。 舟人自相唤,炬火如疎星。 俯视乱石多,仰见北斗横。 微微白露下,磔磔宿鸟惊。 竹舆出林薄,十里月渐明。 光采散草木,凉意侵冠缨。 译文: 我畏惧暑热,又对这漫长的路途感到疲倦,于是呼喊书童,让他准备在夜间赶路。 到了三更时分,我们开始渡过前面的溪流,溪水清澈,还发出潺潺的声响。划船的人相互呼喊着,那手中的火炬就像稀疏的星星。 我低下头,看到溪水中有很多杂乱的石头;抬头望去,只见北斗星横挂在天空。 细微的白露飘落下来,栖息的鸟儿被惊起,发出“磔磔”的叫声。 我们乘坐着竹轿走出了草木丛生的地方,前行十里后,月亮渐渐明亮起来。 月光洒在草木上,散发着光彩,那清凉的感觉甚至侵入了我的帽子和冠带。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