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严

行行山益高,所见益以奇。 煮茶南台寺,更上千级梯。 道傍古时松,阅世心已灰。 不与岁月竞,况受霜雪威。 路回闻钟声,宝刹隠翠微。 排空写金碧,刓石著栱枅。 门前兜率桥,劫火昔所遗。 神龙厌庳陋,一炬然枯萁。 谭笑旧观还,殿柱百尺围。 老禅七十余,高与此山齐。 大屋贮龙象,空岩走金犀。 斋盂细细参,至味无盐醯。 颇闻三生藏,中有万宝赍。 佛牙舍利涌,贝叶旁行稀。 剖蚌慈相尊,破匣血缕飞。 稽首所愿观,为洗往昔非。 却寻上山路,拟看浴日池。 急雨忽留人,吾其具少须之。

译文:

一路走来,山峦愈发高耸,所见到的景色也愈发奇特。在南台寺煮茶品茗之后,又攀登了上千级的台阶。 道路旁有古老的松树,它历经世间沧桑,心境已然如死灰一般平静。它不与岁月争一时长短,又怎会畏惧霜雪的严寒威逼。 道路迂回,忽然听到了悠扬的钟声,一座庄严的寺庙隐隐约约地藏在青翠的山色之中。寺庙的建筑高耸入云,金碧辉煌,雕刻精美的石头上承载着斗拱和梁柱。 寺庙门前有一座兜率桥,它是往昔劫难之火留下的遗迹。据说神龙嫌弃原来的建筑低矮简陋,便像点燃一把干枯的豆秸一样,一把火将旧建筑烧毁。如今谈笑间,旧日的壮观景象又重现了,殿柱足有百尺之粗。 寺庙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和尚,他的品德高尚,如同这座山一样令人敬仰。寺庙的大房子里住着众多高僧大德,仿佛能让空旷的岩石间都有金犀奔走。 在斋饭的碗盏之间细细参悟佛法,那其中的至理真味就如同没有加盐和醋的菜肴,质朴纯粹。 我还听说这里有三生藏,里面藏有无数珍贵的宝物。里面有佛牙舍利涌现,写着梵文的贝叶经也十分罕见。打开类似蚌壳的容器,能看到慈悲的佛像,打开匣子,仿佛有血红色的光线飞射而出。 我虔诚地叩头,希望能一睹这些宝物,以此来洗涤我往日的过错。 之后我打算沿着上山的路,去看一看浴日池。可突然下起了急雨,好像在挽留我,我只能暂且耐心等待一会儿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