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四日至南陵大雨江边之圩已有没者入鄱阳境中山田乃以无雨为病偶成一章呈王龟龄

圩田雨多水拍拍,山田政作龟兆拆。 两般种田一般苦,一处祈晴一祈雨。 去年水大高田熟,低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万钱籴一斛,浙西排门煮稀粥。 圣神天子如尧汤,曰雨而雨旸而旸。 天公广大岂有意,尔自作孽非天殃。

译文:

在农历四月四日我到了南陵,当时大雨倾盆,江边的圩田积满了水,浪涛拍打着田埂。而进入鄱阳境内,那里的山田却因为久旱无雨,田地都干裂得像乌龟壳上的纹路一样。 这两种不同的种田方式面临着同样的艰难处境。圩田这边的农民祈求天晴,让过多的雨水退去;而山田的农民则祈求下雨,来滋润干涸的土地。 去年发了大水,地势高的山田获得了丰收,可地势低的圩田却连一粒谷子都没收成。如今粮食价格飞涨,一万钱才能买到一斛米,在浙西地区,家家户户都只能煮稀粥度日。 我们圣明的天子就如同古代的尧帝和汤帝一样贤明,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该天晴的时候就天晴。老天爷是公平且广大无私的,哪会故意降下灾祸呢?这都是你们自己没有做好应对措施,才遭受这样的苦难,并非是上天降下的灾殃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