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野学盟鸥本愿秋江分韵得鸥字

匡庐霜天后,不见云气浮。 木叶红已踈,山颜转清幽。 向闻有绝壑,乃在卧龙湫。 及此遂一徃,幸无烟景愁。 𬯀攀欲其深,泉石固所求。 况有百尺崖,喷雪飞寒流。 幽岑自回抱,直下鸣青璆。 便可洗我耳,枕石忘所忧。 精神共虚廓,方物皆悠悠。 所恨非独往,不能恣夷犹。 仰叹云间鹤,俯羡谷中鸥。 先生先我来,结屋阳冈头。 虚名付忠武,灭迹慕巢由。 是间颇足居,不田亦平畴。 野人种椒橘,崖蜜易岁收。 西源有老翁,卷舌藏戈矛。 似学辟世士,乃欲邀圣丘。 先生且无然,但作一月留。 俟我有决计,它时卜从游。

译文:

在庐山,霜降之后的日子里,天空不再有云雾缭绕、浮荡的景象。树叶变得稀疏且已泛红,山峦的容颜也转而显得清幽宁静。 之前就听闻有一处绝美的深谷,就在卧龙湫那里。到如今终于有机会前往,幸好这一路的风景没有让人感到忧愁烦闷。我努力地向上攀登,想要深入这山谷之中,观赏那清泉怪石本就是我此行的追求。 更何况这里还有百尺高的悬崖,雪白的浪花飞溅,寒冽的水流奔腾而下。幽静的山峰自然地环绕回抱,水流直落,发出清脆悦耳如同美玉相击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可以洗净我双耳所听闻的尘世喧嚣,我枕着石头,忘却了所有的忧愁。 此刻,我的精神与这空旷的天地融为一体,世间万物在我眼中都显得悠然自在。只可惜不是我独自一人前来,不能随心所欲地尽情赏玩。 我仰望着云间的仙鹤,心生感叹;又低头羡慕着山谷里的沙鸥。有位先生比我先来到这里,在向阳的山冈头上建造了房屋居住。他把那虚名都交付给忠武之人,一心想要像巢父、许由那样隐居遁世、不留踪迹。 这个地方很适合居住,即便不耕种,也有平坦的田野。当地的村民种植着花椒和橘子,崖壁上的蜂蜜每年也有收获。西源有一位老者,能藏起自己的锋芒,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他好似学习那些避世隐居的人,甚至还想邀请圣人来此。 先生你先不要着急离开,就在这里住上一个月吧。等我做好了决定,以后我一定会来这里追随你,和你一同游历这山水之间。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