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尤美轩诗卷谨赋一篇寄呈伯时季路二兄

我闻洞岩幽,结友事临眺。 浮言妨胜践,怅望空永啸。 归来眩奇语,更欲穷䆗窱。 却寻两翁意,宴坐得观照。 鸣泉俯淙琤,穹石仰苍峭。 共与前创古,三叹遗墨妙。 神游恍不隔,仁宅忻有要。 回首鹿门期,寒云生远峤。

译文:

我听闻洞岩这个地方十分清幽,便想着约上友人前去游览观赏。 然而一些不实的言论阻碍了我这美好的出行计划,我只能惆怅地远望,徒然发出悠长的啸声。 回到家中,读着诗卷里奇妙的诗句,我更加渴望去探寻那深邃幽远的洞岩之境。 我又去探寻尤美轩诗中两位兄长(伯时、季路)的心意,仿佛看到他们安静地坐着,以澄明的心境感悟着一切。 在诗中,我好似能看到那潺潺的泉水从高处流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抬头能望见高耸的巨石,呈现出苍劲峭拔的姿态。 这些景色和诗中的描写一样,仿佛自古就已存在,我再三感叹诗卷中留存的墨宝精妙绝伦。 我的精神仿佛穿越时空,与那洞岩之景毫无隔阂,欣喜地领悟到了为人处世应坚守的仁道要旨。 回首想起归隐山林的约定,远方的山峰上已经涌起了寒冷的云雾。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