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检正二首 其一

厚德高贤躅,清名起懦襟。 承宣几年最,明恕一生心。 势屈飞腾晚,忠存献纳深。 忽骑箕尾去,陵柏为谁阴。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 您有着深厚的品德,是高尚贤能之人的楷模,您的清誉声名让那些懦弱之人也为之振奋,鼓起了勇气。 您在地方任职管理百姓的那些年,政绩都是最为突出的。您一生心怀明察宽恕的仁爱之心。 可惜您因时势所困,仕途上未能早早飞黄腾达。但您始终怀着一片忠诚,向朝廷提出深刻而有价值的建议。 然而如今您突然离世,就像传说中骑着箕星、尾星仙去了。那陵墓旁的柏树,从此又将为谁遮蔽阴凉呢。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