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县补以虫鸣秋诗

天籁谁为主,乘时各自鸣。 如分百虫响,来助九秋清。 未歇吟风调,先催泣露声。 乾坤辟氛气,草木敛华英。 易断愁人梦,难安懒妇惊。 唯应广成子,万感不关情。

译文:

自然界的声响究竟由谁主宰呢?各种虫子都趁着时节各自发出声音。 仿佛是众多虫子的声响有序分布,一同来增添这深秋的清幽意境。 它们还没停下那好似吟风的曲调,就已经先催生出带着露珠般哀伤的泣音。 此时天地间驱散了浑浊的气息,草木也收敛了它们的繁华。 这虫鸣声很容易打断愁绪满怀之人的美梦,也难以让慵懒的妇人安心。 或许只有那广成子,万千感触都无法牵动他的情思。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