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同子澄寺簿及佥判教授二同寮星子令尹约周君段君同游三峡过山房登折桂分韵赋诗得万字辄成十韵呈诸同游

抗尘几何时,猿鹤共悲怨。 岂知朱墨暇,乃适山水愿。 兹晨秋令初,休沐谨邦宪。 佳宾忽四来,英僚亦三劝。 驾言北郭门,谢此旟隼建。 散目山崔嵬,纵辔路修蔓。 凭栏快倒峡,跻壑困脱挽。 追攀林樾深,欢喜脚力健。 登高眺远浦,众景争自献。 何必仍丹丘,径欲凌九万。

译文:

在尘世中忙碌已经有多久了啊,连猿猴和仙鹤都一同悲叹埋怨。谁能想到在处理公文的闲暇之时,竟能满足游览山水的心愿。 今日清晨,立秋刚刚开始,依照国家的法令得以休假。忽然有四方佳宾前来,几位同僚也再三相邀。于是驾车前往城北的城门,暂时告别那象征着官职的旗帜。 放眼望去,山峦巍峨耸立,放松缰绳,沿着漫长的道路前行。倚靠在栏杆上,畅快地感受如江水倾泻般的景色;攀登沟壑时,艰难得仿佛要挣脱束缚般费力。 在幽深的树林中相互追逐攀登,高兴的是自己脚力还算强健。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的水滨,众多美景纷纷呈现在眼前。又何必非要去那传说中的仙山丹丘呢,此刻我真想凭借风力直上九万里高空。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