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丘子服游芦峰以岭上多白云分韵赋诗得白字

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 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 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 仰慙仙人杖,俯愧谢公屐。 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歝。 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 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 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 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 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 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

译文:

我和丘子服登上芦峰的山岩,瞬间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走进山谷之中,那清澈的泉水、奇异的石头仿佛都在向我们展示它们的妩媚姿态。我悠然自得地沉浸在这清幽的意趣里,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好几个日日夜夜。 我兴致勃勃地在高高的山顶四处探寻,可惜曾经欣赏过的美景如今只能感叹它们已成为过往的陈迹。抬头看看,我羞愧自己没有仙人手中的那根神奇的拐杖;低头瞧瞧,又惭愧自己没有谢灵运所穿的那种便于登山的木屐。 昨天我的弟弟也来到了这里,他勇往直前,意气昂扬,毫无倦怠之意。今天清晨,我们早早地吃饱饭,向着那千仞高峰进发,感觉那高耸的山峰仿佛近在咫尺。 虽然内心所期望的探寻还没有完全实现,但眼前的视野已经无比开阔。放眼望去,田野间众多的山峦一片青葱翠绿,缭绕的云雾让两条河流看起来一片洁白。一会儿云雾相互吞吐,景色在这须臾之间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仿佛穿越了今昔。 此时,我感觉自己的尘世忧虑都已经消散一空,不禁悲叹人类所居住的环境是如此狭窄。我这一生一直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渴望能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飞向万里之外。此刻,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心中又涌起一股冲动,不禁自问,为何还要被这世俗的事物所役使呢?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