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集圭父择之同饮白云精舍以醉酒饱德为韵熹分得饱字醉中走笔奉呈

奔趋名利场,祸福急相绞。 夜窗一反侧,肤垢纷两爪。 岂知亲朋集,晚食聊一饱。 心期共悠悠,文字各稍稍。 华烛既屡更,诗肠亦频搅。 寒更尽渠深,孤讽宁至卯。

译文:

人们在追名逐利的场子里奔波忙碌,祸与福紧紧缠绕在一起,形势危急得很。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像身上沾满污垢,双手不停地挠着,心里烦躁不安。 哪里能想到此刻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即使晚饭只是简单吃了一顿,也觉得十分满足。大家内心的期许都如此闲适悠然,彼此交流的文字也一点点地涌现。 华丽的烛火已经多次更换,创作诗歌的灵感也一次次被搅动。寒夜的更声尽管已经很深了,但独自吟诵诗歌的兴致哪里会一直到天亮呢。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