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洲新亭熹名以昼寒紫微张公为书其额判院刘丈乃出新句辄次高韵二首 其二

悄蒨非人境,寒蝉夏已稠。 阳崖惊素雪,午扇怯清秋。 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 赏心元不厌,仙梦肯来游。

译文:

这首诗没有直接对应的能非常自然流畅翻译的方式,因为诗中有些意象和表达重在营造意境,以下是大致意译: 这宛如仙境的新亭之处,根本不是人间能有的景象。夏日里,寒蝉的叫声已经此起彼伏、格外繁多。 向阳的山崖上那洁白的色泽,就好像突然出现了一片素雪;即便在中午时分,拿着扇子,也让人仿佛感受到清秋的寒意。 大家都在说这新亭真是好地方,确实值得用绝妙的笔墨将它留存下来。 这能让人赏心悦目的地方,本就百看不厌,真希望能在美妙的梦境中再来此游玩一番。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