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 其二

昔我抱冰炭,从君识乾坤。 始知太极蕴,要眇难名论。 谓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 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 万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 旷然远莫御,惕若初不烦。 云何学力微,未胜物欲昏。 涓涓始欲达,已被黄流吞。 岂知一寸胶,救此千丈浑。 勉哉共无斁,此语期相敦。

译文:

以前的我内心矛盾纠结,就像怀揣着冰与炭一样煎熬。自从跟随你学习,我才真正认识了天地间的道理。 这才明白太极所蕴含的哲理,是那样的精微奥妙,难以用言语来准确地阐述和评论。要说它存在,却又看不到明显的迹象;要说它不存在,可它又实实在在有着深刻的内涵。 只有在与人交往、应对世事的过程中,才能透彻地领悟到事物的根本。世间万物的变化都从这里开始生发,古往今来的圣贤们也都源于这同一个根源。 这种境界是如此的旷远辽阔,难以阻挡;一旦领悟,心中就会有警惕之感,而这最初的领悟其实并不繁杂。 可叹的是我的学问功夫还很浅薄,无法战胜外界物欲带来的昏蔽。刚刚有了一丝清澈的念头,就像涓涓细流才开始流淌,却已经被浑浊的黄河之水吞没了。 哪里知道仅仅一寸胶,又怎么能拯救这千丈的浑浊之水呢? 我们要相互勉励,不要懈怠,我把这些话讲出来,期望能与你相互督促。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