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晨起霜晴前言果验再用敬夫定王台韵赋诗

北渚无新梦,南山有旧台。 端能成独往,未肯遽空回。 磴滑新经雪,林深不见梅。 急须乘霁色,何必散银杯。

译文:

在十三日的早晨,寒霜铺地,天气晴朗,之前所说的事情果然应验了,我便再次依照敬夫《定王台》的韵脚来赋诗。 北面的水洲上没有新的梦境浮现,南面的山峦间却有着旧日的亭台。 我真的能够独自前往那里探寻,肯定不会就这样轻易地空手而回。 山间的石阶因为刚下过雪而很滑,树林幽深,我竟没有寻到梅花的踪迹。 得赶紧趁着这晴朗的天色继续游览,又何必非要饮酒作乐来消遣时光呢。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