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

道有默识无言传,向来误矣空谈天。 只今断简窥蠹蚀,似向追蠡看虫旋。 始知古人有妙处,未遽秦谷随飞烟。 终然世累苦妨夺,下帷发愤那容专。 一心正尔思鹄至,两手欲救惊头然。 书空且复罢咄咄,屡舞岂暇陪仙仙。 功名况乃身外事,我马硉兀甘回鞭。 解颐果值得水井,鉴古亦会朝宗川。 两公知我不罪我,便可筑室分林泉。 十年灯下一夜语,闲日共赋舂容篇。

译文:

道理有时只能靠内心默默领悟,无法用言语完全传达,从前我错了,只是空泛地谈论天理。 如今看着那些被蠹虫蛀蚀的残缺古籍,就好像对着钟纽上磨损得只剩一点点的痕迹,看着虫子在上面盘旋。 这时才明白古人的学问有精妙之处,并未马上如秦代谷中焚毁的书籍化作飞烟消散。 然而终究世间的种种牵累苦苦地干扰和剥夺着我,想要像董仲舒那样放下一切发愤钻研学问,哪里能够专心呢。 我正一心想着像射箭等待天鹅飞来那样专注于学问,可两只手却像要去救那烧着头发的紧急情况一样,被俗事牵绊。 我也只好对着天空比划着文字,暂且停止那无奈的叹息,连轻松舞蹈都无暇去做,更没功夫像仙人那样自在逍遥。 何况功名利禄本就是身外之事,我的马即便高大健壮,我也甘愿掉转马鞭。 要是能像古人那样因为听到妙语而开怀大笑,就如同挖到了水井一般解渴,借鉴古人的智慧,也能像百川归海一样有收获。 你们两位了解我、不会怪罪我,那我便可以在山林间建一座小屋,与你们分享这山林泉石之美。 过去十年在灯下苦读,如今一夜畅快交谈,闲暇之时一同创作那些雍容舒缓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