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道杨仪之二漕劝农有诗次韵二首 其一

并峙双台峻,分驰四牡闲。 共欣膏脉润,未要粉泥干。 诗律何妨细,欢情岂遂阑。 新畬行可问,载酒想同看。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朱熹的一首律诗。下面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位官员的官署如同双峰并立,显得那般高大峻拔。他们坐着四匹马拉的车,从容地奔赴各地。 大家都欣喜地看到土地得到了滋润,饱含水分,暂时也不必担心田泥会干燥。 在这过程中,不妨精心地推敲诗歌的格律。欢乐的情绪又怎会就此消散呢? 那新开垦的田地情况值得去打听,我想着到时候能和你们带着美酒一同去观赏。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