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杂诗韵 槟榔

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 药囊知有用,茗盌讵能同。 蠲疾收殊效,修真录异功。 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

译文:

回忆往昔我到南方游历的时候,第一次品尝槟榔,吃得我脸都发红了。 我知道这槟榔可以像药一样派上用场,它的功效又哪里是喝茶能比的呢。 它在去除疾病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修身养性上也有着奇特的功效。 如果体内的“三彭”(道教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三尸神,叫三彭)不避开,那么就会在人的七窍之中被槟榔的药力弄得糜烂不堪。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