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至于陨涕追次元韵偶成二篇 其一

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余烈到如今。 西山爽气看犹在,北阙精诚直自深。 故垒近闻新破竹,起公无路祇伤心。

译文:

是谁用刚健的笔触在山岩背阴处题诗留字啊,由此我仿佛能看到当年有人抱膝而吟的情景。 那身着宽松衣带、轻暖皮衣从容行事的往昔,如今已如一场旧梦;而他们遗留下来的风范和功业,至今仍在世间流传。 西山那令人神清气爽的景致,看起来依旧未变;他们对朝廷的一片赤诚忠心,一直深沉而真挚。 最近听闻在旧营垒处的战事进展顺利,如同破竹一般,但却没有办法让像他们这样的贤才重新出山,这真让我满心伤痛啊。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