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丈示及红梅腊梅借韵两诗辄复和呈以发一笑 其一

闻说寒梅尽,寻芳去已迟。 冷香无宿蕊,秾艳有繁枝。 正复非同调,何妨续旧诗。 广平偏娬媚,铁石悮心期。

译文:

听闻别人说寒冬里的梅花都快凋谢完了,我这才去寻觅那芬芳的梅花,时间已经晚啦。 清冷的香气中,枝头已没有残留的花朵,不过那浓艳的红梅却在枝头上开得繁茂。 红梅和腊梅本来就不是同一类格调的花,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妨继续续写旧日的诗篇。 就像宋代宋璟写《梅花赋》来赞美梅花,他本被认为是铁石心肠之人,却也写出这样妩媚的文字,真是辜负了人们对他刚硬形象的期待呀。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