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道中

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 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 林壑无余秀,野草不复滋。 禾黍经秋成,收歛已空畦。 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 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 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 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 征鸿在云天,浮萍在青池。 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

译文:

秋风传递着寒冷即将到来的讯息,一年的时光已经悄然流逝,渐渐走到了尾声。 为生活所累的我还在旅途奔波,像我这样漂泊在外的游子怎能不心生悲意? 山林沟壑间已没有了往日的秀丽景色,野外的杂草也不再生长。 庄稼经过一个秋天成熟了,收割之后,田地里只剩下空荡荡的畦垄。 老农为这一年的丰收感到欢喜,妻子和孩子也都喜笑颜开。 可我呢,独自一事无成,只能在漫长又迷茫的人生道路上徘徊。 清晨,我在雾气中整理行装继续赶路;傍晚,直到太阳落山才安排做饭。 我不在意自己容颜渐渐衰老,可一整天都常常饿着肚子。 那远飞的大雁在高天云海间翱翔,浮萍在清澈的池塘里漂浮不定。 我的行踪就像这大雁和浮萍一样漂泊无定,纵然再三叹息又有什么用呢?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