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万里流

将子无涉水,水深下无极。 鯈鱼舞浮阳,螭首闯阴碧。 弱去一羽沉,恶来万波激。 子兮何所求,快此蛟蜒滴。 谏议起阳城,拾遗招李渤。 望子子不来,羊裘号逋客。 踞坐山石粗,晞发朔风急。 乱流两白足,何日踔疎逸。 子兮宁不悲,饥甿徯唐稷。 岂其洛之涯,而可温与石。

译文:

我劝你啊不要到那水里去,这水深得看不到底。 白鲦鱼在水面上迎着阳光欢快游动,蛟龙的脑袋在碧绿幽深的水下出没。 柔弱的东西落入水中,就像一片羽毛一样沉下去;凶恶之物袭来,会激起千万层波浪。 你啊到底在追求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畅快地感受这蛟龙、蚺蛇游动时溅起的水滴? 当年阳城被起用为谏议大夫,李渤被征召为拾遗。 大家都盼着你出山,你却不来,披着羊裘自称是逃亡的隐士。 你坐在粗糙的山石上,在凛冽的北风中晒着头发。 你赤着双脚在湍急的水流中穿行,什么时候才能超脱疏放、自在逍遥呢? 你难道不感到悲哀吗,那些饥饿的百姓正盼望着像唐尧、后稷那样的贤才来拯救他们。 怎么能只在洛水岸边,像石头一样冷漠、像温水一样安于现状呢。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