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我无门,五斗君有禄。 犹胜乞邻僧,何必嗔郡督。 江清芷无数,县静书可读。 素业传二雏,清风散群鹜。 于焉善藏刀,可以待沽匵。 所嗟吾过多,此去谁与告。 提携到尊豆,笑语惯僮仆。 隔日意犹凄,三秋间何酷。 书来想忆外,无使德音玉。
拟送陈正己赴沅江令
译文:
我如今连一顿饭都没个着落,四处求告无门;而你却有那五斗俸禄,生活有了保障。
你这情况比我去求着邻家僧人施舍要强多了,所以何必去为郡督的事生气烦闷呢。
沅江江水清澈,岸边生长着数不清的白芷香草;县城宁静安谧,你可以安心地读书。
你可以把自己的操守和学业传给两个孩子,让那清正的风气驱散那些追名逐利之人。
在那里你可以像善藏利刃一样,韬光养晦,等待着能有更好的机遇,就像美玉等待被人买走装在匣子中一样。
可叹的是我身上的毛病太多了,你这一去,还有谁能来告诉我这些缺点呢。
我们过去常常一起把酒言欢,一同吃饭,彼此的笑语连家中的僮仆都听习惯了。
才隔一天我就觉得心里凄凄惨惨的,这分别的日子如此漫长,这三秋的时光怎么如此难熬啊。
我想着你写信来的时候,除了表达思念之情,更不要忘了告诉我你的品德修养又有了怎样的提升。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