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者石与高,庆者徐与项。 醵者郑与苏,张侯为兼讲。 酒兵互劘垒,学植交刺䎧。 时与优孟词,间出德山棒。 吻捷诧先鸣,途穷争绝港。 同声暂谐昵,异论忽儱傋。 百年能几笑,莫作受钱缿。 明朝会稽脚,已著邕州𦂌。 饥驱自此去,担远无人耩。 谁能告诸公,收取镜湖𢗒。
次前韵饯高教授
译文:
前来饯行的是石某和高某,庆贺的人是徐某和项某(这里的项某或许就是作者本人)。
凑钱办酒席的是郑某和苏某,张侯还兼任着讲解之事。
大家就像带着酒兵一样相互切磋,在学问的领域相互砥砺、交流。
时而说着如同优孟一般诙谐幽默的话语,偶尔又冒出像德山禅师那样犀利的见解。
有人因口才敏捷抢先发言而得意,有人在辩论陷入困境时还在偏僻的思路里挣扎。
大家一时之间同声相应、相处融洽,转眼间不同的观点又杂乱地碰撞起来。
人生百年能有几回欢笑啊,可别像那只收钱的瓦罐一样只知道敛财而无趣。
明天啊,友人前往会稽的脚步,已经像是踏上了去邕州的草鞋之路。
为了生计不得不从此离去,担子那么重又路途遥远,都没人来帮忙耕种家里的田。
谁能去告知各位公卿,把那镜湖边上的田地收回来(或许是希望友人能有好的归处或解决生计问题)。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