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何所有,云气长悠悠。 院中何所有,书册满高楼。 登楼看云复看书,千古万古同卷舒。 子于其间乐有余,我今为子言其粗。 阴阖兮阳开,干盖兮坤舆。 白衣兮皎皎,苍狗兮须臾。 崩腾兮龙见,消散兮尸居。 如臂之屈伸,如足之疾徐。 实理谅不昧,显微同一初。 呼吸为雅颂,吁俞为典谟。 支支离离兮万物散□,翕翕绎绎兮天地交孚。 三百八十有四爻兮奇与耦,二百四十有二年兮褒与诛。 目目自有条,叶叶自有株。 子以为一兮粲然而万有,子以为万兮坦然而一途。 吾是以见云之书而书之云,子又乌知书非云而云非书。 以此寿子身,壮作老息神不枯。 以此贻子后,博观约守世不渝。 大哉此院云所储,苟无其实名不虚。 谁其任之非子欤,一翁二季相携扶。
江陵为浏阳柳氏作云山书院歌
译文:
### 逐句翻译
1. **山中何所有,云气长悠悠。**
山里有什么呢?只有那悠悠飘荡、绵延不绝的云气。
2. **院中何所有,书册满高楼。**
书院里有什么呢?高大的楼阁中摆满了书籍。
3. **登楼看云复看书,千古万古同卷舒。**
登上高楼,既可以观赏云朵,又能够阅读书籍。从古至今,云朵的聚散和书中知识的领悟、运用,道理是相通的。
4. **子于其间乐有余,我今为子言其粗。**
你在这看云读书的过程中享受着无尽的乐趣,现在我来给你大概地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5. **阴阖兮阳开,干盖兮坤舆。**
阴气闭合,阳气开启,天如盖子般覆盖着大地,地如车舆般承载着万物。
6. **白衣兮皎皎,苍狗兮须臾。**
云朵一会儿像皎洁的白衣,一会儿又变成了灰色的狗,变化十分迅速。
7. **崩腾兮龙见,消散兮尸居。**
云朵奔腾翻涌时,就好像蛟龙显现;云朵消散时,又如同静止的尸体一样安静。
8. **如臂之屈伸,如足之疾徐。**
这就如同手臂的弯曲和伸展,脚步的快慢一样自然。
9. **实理谅不昧,显微同一初。**
其中的道理是明白无误的,无论明显的还是细微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10. **呼吸为雅颂,吁俞为典谟。**
呼吸之间仿佛吟诵着《雅》《颂》这样的诗歌,言语之间如同蕴含着《典》《谟》中的智慧。
11. **支支离离兮万物散□,翕翕绎绎兮天地交孚。**
世间万物如同树枝般分散开来,而天地之间的气息相互交融、和谐通畅。(原诗此处有缺字,根据文意大致如此理解)
12. **三百八十有四爻兮奇与耦,二百四十有二年兮褒与诛。**
《易经》中有三百八十四爻,包含着奇数和偶数的变化;《春秋》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蕴含着褒贬评判。
13. **目目自有条,叶叶自有株。**
每一个条目都有它的条理,每一片叶子都有它所依附的枝干。
14. **子以为一兮粲然而万有,子以为万兮坦然而一途。**
你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其中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万象;你若把它们看作众多的事物,那么它们又有着统一的规律。
15. **吾是以见云之书而书之云,子又乌知书非云而云非书。**
所以我觉得云就像书,书也如同云。你又怎么知道书不是云,云不是书呢?
16. **以此寿子身,壮作老息神不枯。**
用这种看云读书、领悟道理的方式,可以让你身体健康长寿,壮年时有所作为,老年时安享清闲,精神也不会枯竭。
17. **以此贻子后,博观约守世不渝。**
把这种理念传给你的后人,让他们广泛地学习、简约地持守,世代都不会改变。
18. **大哉此院云所储,苟无其实名不虚。**
这座书院就像储存着云朵般丰富知识的地方,如果没有实际的内涵,是配不上这个名声的。
19. **谁其任之非子欤,一翁二季相携扶。**
谁能担当起传承和发扬书院精神的重任呢?不就是你吗?还有一位老者和两位年轻的人相互扶持。
### 整体理解
这首诗围绕云山书院展开,将山中的云气和书院的书籍相联系,阐述了看云与读书之间相通的道理,蕴含着对自然、知识、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最后鼓励书院的主人及其相关人员传承和发扬书院精神。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