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令李坤幼随母冒姓今复姓王

孝子平生三釜悲,故人解后一寒疑。 亦知自讲陶朱事,不同戏题臣向诗。 旧日夫人称李卫,如今弟子即羲之。 姓同名独吾何憾,厚德真堪慰所思。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位孝子啊,平生一直为无法让母亲享受富足的生活而满心悲戚(“三釜”本指微薄的俸禄,这里体现生活不宽裕)。我和这位旧友偶然相逢时,心中还带着一丝疑惑,因为看到他姓氏的变化。 我也知道他现在是要去谋划自己的事业(“陶朱事”指像陶朱公范蠡那样去经商致富),但他和那种只是戏作诗篇的人可不一样。 以前人们称呼他的母亲为李夫人,可如今他已经恢复了王姓,就如同昔日王羲之一样(这里把他比作王羲之,强调恢复本姓后的身份变化)。 虽然姓氏相同,但名是独特的,我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他如此深厚的德行,真的足以慰藉我对他的关怀与牵挂啊。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