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饭沾花蜜,冰团裹蔗腴。 油淹枯茹滑,糟闷活鳞濡。 饷篚争门入,瘟船出市驱。 屑蒲形武兽,编艾写髯巫。 朱揭横楣牓,黄书闯户符。 辟邪钗篆蹙,解厄腕丝纡。 恶月多忧畏,阴爻足备虞。 更闻因屈子,冞动楚人吁。
重午记俗八韵
译文: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用菰米做的饭蘸着花蜜,吃起来香甜可口;冰团里裹着甘蔗的甜润果肉,滋味十分美妙。用油炸过的干菜吃起来爽滑顺口,用酒糟腌制的新鲜活鱼鲜嫩多汁。
人们提着装满食物的竹筐,争先恐后地相互馈赠,争着进门送节礼。同时,象征瘟神的纸船被人们驱赶着送出集市,希望能把瘟疫和灾祸都一并送走。
人们把菖蒲切碎,做成威武野兽的形状,寓意着能驱邪镇恶;把艾草编成留有长须的巫师模样,以求得到庇佑。
红色的匾额高高挂在门楣之上,黄色的符箓贴满门户,这些都是为了驱邪祈福。
女子们头上戴着刻有辟邪篆文的发钗,手腕上缠绕着可以解除厄运的丝线。
农历五月被视为恶月,人们心中多有忧虑和畏惧,所以要做足防范措施,借助各种方式来应对可能的灾祸。
更让人感慨的是,听闻这一切习俗都是因为纪念屈原而起,这深深触动了楚地百姓的情思,他们不禁发出声声叹息。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