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长幼班以年,戚姻远近合以连。 未如骨肉金石坚,祖孙父子其属天。 诗人一炷仓稊烟,玉川拜后撄宁前。 如念尔祖思厥先,非真有闻胡传焉。 汉余师法忌袭沿,谱系散落观者眩。 玉川摇首吾不然,持此薄命将谁妍。 向来得法双膝穿,老矣重任犹承肩。 有能一镞直我弦,两手付汝□□□。 君不见大书深刻开重元,徧四大海求其传。
陈撄宁既刊周左司太仓稊米集于阜阳赵使君复刊撄宁诗于荆门诗家皆美其师徒传授之懿余亦次韵美之
译文:
陈撄宁已经在阜阳刊印了周左司的《太仓稊米集》,赵使君又在荆门刊印了陈撄宁的诗,诗人们都赞美他们师徒之间传承的美好情谊,我也依照原韵作诗来赞美此事。
乡里人按年龄来排定长幼次序,亲戚们依据亲疏远近相互联结。但这些都比不上骨肉亲情那般如金石般坚固,祖孙、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上天所注定的。
诗人们燃起一炷如《太仓稊米集》般的香烟,就像当年卢仝之后、陈撄宁之前的传承。就如同追念祖先、思索先辈一样,如果不是真有学识见闻,又怎么能进行传承呢。
汉代遗留下来的师法忌讳因袭沿用,传承的谱系已经散落,让观看的人感到眼花缭乱。卢仝摇着头说我可不这样,他带着这薄命之身又能向谁展现自己的才华呢。
以前为了求得学问,双膝都磨破了,到老了仍然肩负着重任。如果有人能像一箭射中我的琴弦一样真正领悟,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将所学双手交付给他。
你没看到吗?有人用大字深刻来开启深奥的道理,在整个四海之内去寻求能传承的人。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