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破块而入书籍尽湿

容斋先生楚楼北,案上文书似山积。 夜来醉卧不知晓,骊龙翻空作戏剧。 巽二颠狂助叫号,吹下银河八千尺。 阿香寤起推云车,铁鼓金轮吼空壁。 先生鼻息正雷鸣,万状千声惊不得。 兴阑无奈此生何,喷入寒窗弄文墨。 海神推浪上蓬莱,天汉回波浸圭璧。 苏卿引水灌西周,柱下老君翻藏室。 子美多应是水仙,遗稿犹罹耒阳厄。 初疑汉室滥觞余,又如高凤堂中麦。 儿童见者各心惊,先生笑罢吟肩侧。 秦火虽焚道不焚,唐舟纵溺文难溺。 摸索枯肠问雨师,奈我胸中真六籍。

译文:

容斋先生住在楚楼的北面,书案上的文书堆积如山。 昨夜他喝醉后躺着睡觉,都不知道天已经亮了,就像骊龙在空中翻腾嬉戏。 风神巽二疯狂地助力,大声呼啸,仿佛把银河之水吹落了八千尺。 雷神阿香睡醒后推动云车,那铁鼓般的雷声和金轮滚动的声响在空荡荡的墙壁间怒吼。 可先生的鼻息声就像雷鸣一般,外界那万千种声响都惊不醒他。 等这一番风雨的气势减弱,无奈生活就是这样,风雨喷溅进寒冷的窗户,先生便开始摆弄文墨。 此时的雨势,如同海神推动波浪涌上蓬莱仙山,银河的回波浸湿了珍贵的圭璧。 就好像苏秦曾建议引水灌西周,又似柱下的老君把藏书的屋子都弄翻了。 杜甫大概也是水仙一样的人物吧,他的遗稿还曾遭遇耒阳那样的厄运。 起初怀疑这是汉朝初年文化复兴的艰难开端遗留的景象,又像是高凤专心读书时堂中的麦子被雨浸泡。 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场景都心惊胆战,先生却笑着,吟诗时肩膀微微倾斜。 秦始皇的大火虽然焚烧了书籍,但大道不会被焚毁;唐朝的船只纵使沉没,但文章的精华难以被淹没。 先生绞尽脑汁地问雨师:你能拿我胸中真正的六经怎么样呢!
关于作者
宋代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