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人物郑与张,堂堂介圭出琳琅。 论文合草北扉制,论经合讲金华艺。 两途未遂如命何,四方为君充抚摩。 郑公好义不肯住,张公好仁须少驻。 吾闻天以民为儿,又闻君以民为支。 为天活儿天必享,为君养支君必赏。 天公享公寿千龄,天子赏公金万铤。 能回五十万人命,讵止封侯当得政。 但令圣主民不饥,何必金华与北扉。
送张寺丞知常州
译文:
我们家乡的杰出人物就数郑公和张公了,他们如同美玉般光彩照人,在人群中出类拔萃。
论起写文章,张公你有能力起草朝廷重要的诏令;谈论经学,你也完全可以在金华殿为皇帝讲学。
然而这两条仕途的大道你都未能顺遂,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啊!如今你要到四方去,对百姓进行安抚治理。
郑公因为好义而不愿久留一地,而张公你心怀仁爱,此次到常州任职应该稍微停留一段时间好好作为。
我听说上天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又听说官员把百姓当作自己的肢体。
为上天养育这些孩子,上天必定会给予回报;为君主养护这些肢体,君主也必定会加以奖赏。
上天会让你享有千年的长寿,天子会赏赐你万两黄金。
你若能挽救常州五十万人的性命,那可不止是封侯这么简单,将来定能执掌朝政。
只要能让圣主的百姓不挨饿,又何必非要在朝廷起草诏令或者在金华殿讲学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