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昔回眷,沾沐仰清徽。 十载朝云陛,赏心惟良知。 索居易永久,衰疾忽在斯。 常恐鹰隼击,微命察如丝。 末涂幸休明,成贷遂兼兹。 且伸独往意,追寻栖息时。 心事俱已矣,星星白发垂。 惟开蒋生径,想像昆山姿。 欢娱写怀抱,爱客不告疲。 莫言相遇易,趣途远有期。 勿贻白首叹,祇足搅余思。 伊余秉微尚,不为岁寒欺。 拙疾相倚薄,云归日西驰。 养疴邱园中,意惬理无违。 况值众君子,文物共葳蕤。 献纳云台表,心胸既云披。 华屋非蓬居,工拙各有宜。 明哲持经纶,试用此道推。
送李季章
译文:
当初神圣的君主曾眷顾于我,我沐浴着他清明的德泽与风采。我在朝廷中任职十年,能让我内心愉悦的唯有那些知心好友。
独居生活容易让人觉得时光漫长,而如今我衰老与疾病突然就来了。我常常害怕像鹰隼一般的恶人来攻击我,我的这条微小的性命就像细丝一样不堪一击。
好在晚年时遇到了政治清明的好时候,我得到了成全与宽恕。我打算舒展独自归隐的心意,去追寻那可以安身栖息的时光。我的心事都已了却,如今头发也已花白稀疏。
我只想像蒋诩那样开辟一条隐居的小径,遥想您那如昆仑山仙姿般的风采。我们在一起欢娱畅快,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怀,我喜爱与您这样的客人相聚,丝毫不觉得疲倦。
不要说我们相遇是件容易的事,今后各自的路途还很遥远,再相聚也不知何年何月。不要留下白首时光虚度的感叹,因为那只会搅乱我的思绪。
我秉持着自己微小的志向,不会被艰难困苦所欺辱。我既笨拙又多病,只能任由时光如白云飘逝、夕阳西下般匆匆过去。
我在山丘园圃中养病,只要心意畅快,也就不违背生活的道理。何况如今能与各位君子相聚,大家的文章道德都如草木般茂盛美好。
你们在朝堂上建言献策,将自己的心胸抱负尽情展露。华丽的房屋和简陋的茅屋各有适宜的居住者。明智的人运用治国的谋略,不妨用这样的道理来推究世事。
这首诗中项安世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衰老多病的感慨,也流露出归隐的心意,同时对友人表达了真挚的情感,还谈及了对人生和世事的一些看法。但由于诗歌本身的复杂性和时代差异,以上翻译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 • 项安世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