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楼尚书

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 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与易表里,九师三传俱亡羊。 人言夫子身九尺,我谓椽笔聊相当。 斯文岂不妙一世,如御琴瑟思更张。 大夫人今八十六,百拜上赐千秋觞。 朱旛皂盖映华发,鼓舞万籁为笙簧。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

译文:

皇宫的九重宫门为何看上去一片迷茫,那些朝中的高官们却不能为你架起沟通的桥梁。 你如同乘风直上九万里高空的大鹏,我难道是无缘无故来到皇帝身旁的吗。 你看那玉皇大帝的香案之上,臣子有着描绘风月、才情横溢的文章。 《春秋》这部经典自然和《易经》互为表里,而那些众多的传注解说却大多偏离了本意,就像丢失了羊一样难以寻回正途。 人们说孔夫子身高九尺,我觉得你的如椽大笔正与这伟岸形象相当。 你的文章难道不是精妙绝伦、冠绝当世吗,就如同弹奏琴瑟需要适时调整弦音一样,文风也应与时俱进。 你的母亲如今已八十六岁高龄,你恭敬地接受皇帝赏赐的长寿之酒。 红色的旗帜、黑色的车盖映衬着你花白的头发,世间万物都如同被鼓舞,化作了悦耳的笙簧之音。 听说百姓正遭受病痛之苦,你就像在思索治病的良药;又怎能忍心看着百姓在饥荒之年没有粮食呢。 你这一去不必急于汇报政绩,很快就会有诏书从皇宫未央宫下达的。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