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方舟题东坡赤壁图

大江赤壁黄州村,鱼龙吹血波涛浑。 腥风不洗贼臣泪,暗湿官树旌旗昏。 城南哑哑一笑入,愁日动地回春温。 夜阑魑魅不敢舞,璧月如水舟如盆。 客亲馈鱼妇致酒,北斗可挹天可扪。 当时跨鹤去不返,水仙王家真画存。 百年画史有眼力,东坡晓挂扶桑暾。

译文:

奔腾的大江之畔,黄州的一个小村落里有赤壁屹立。江中的鱼龙好似在翻涌着血水,使得波涛都变得浑浊起来。那股带着腥味的风,怎么也洗不掉奸臣们流下的泪水,这些泪水暗暗地浸湿了官府旁的树木,让那高高飘扬的旌旗也显得昏暗无光。 在城南,苏轼发出爽朗的笑声走进这里。那愁苦的日子就像被他这一笑给驱散了,大地仿佛又重新迎来了温暖的春天。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连魑魅魍魉都不敢出来肆意舞动,皎洁的月亮像水一样澄澈,江中的小船就像一个大盆在水面漂浮。 客人亲切地送来鲜鱼,妻子也准备好了美酒。在这美好的时刻,仿佛一伸手就能舀起北斗星,一抬手就能触摸到天空。 当年苏轼如跨鹤仙去,再也没有回来,而水仙王家里这幅描绘他的画作却真实地留存了下来。百年来,那些有眼力的画史行家都能看出,这幅画就像把清晨挂在扶桑树上的朝阳一般,展现出了苏轼的风采。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