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磐庵西潜图

何人意行山水重,草木惊笑来天风。 茅簷鸡飞犬升屋,屐声疾奏邻家翁。 逢迎初非乃翁事,盆盎浄洁求无同。 一犁春雨饱膏沐,千顷秋日加曈昽。 恭惟耕稼我自出,敢与造物论丰凶。 树间井亦颇寒冽,门前石不烦磨礲。 愿公藉石饮此水,鸭猪肥大牛羊丰。 杖藜吾父坐吾祖,日望四海宽租庸。 太平果在放船手,此诗与画当无穷。

译文:

不知是谁怀着兴致在这重山叠水间漫步前行,山风袭来,仿佛连草木都惊喜欢笑。 茅草屋檐下,鸡儿惊飞,狗儿窜上了屋顶,木屐急促的声响传来,原来是邻家老翁过来了。 迎接客人本不是这位老翁擅长之事,但他把盆盆罐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力求尽善尽美。 一场春雨过后,大地如得到滋润的膏泽,那千顷田地在秋日的阳光中显得格外明亮。 要知道我们本就是以耕稼为本,哪敢和上天去谈论年成的好坏呢。 树林间的井水十分寒凉清冽,门前的石头也不用特意去打磨。 希望您能靠着石头饮用这井水,这样就能让鸭猪长得肥大,牛羊也能茁壮成长。 拄着藜杖的父亲和祖父坐在那里,天天盼望着四海之内能减轻百姓的租税和劳役。 太平盛世果真掌握在那些能放开手脚做事的人手中,那我这首诗和这幅画所承载的美好寓意也会永远流传下去。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