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岩行者写华严经求僧

荷屋老子僧中龙,平生眼里无诸公。 莫年愈觉气深稳,木寒霜浄天无风。 朅来精进复精进,焚香却扫大圆镜。 数十万偈堆如山,从头一唱一加敬。 波澜散入诸子中,华藏海与川源通。 秋毫茧纸快收拾,百城烟水行无穷。 善财再见文殊日,一臂黄金摩顶讫。 选佛场中及第归,便是西来好消息。 石林道与鞔峰齐,老子晚与诸孙期。 云霄羯鼓到汝手,打底打兮吹底吹。

译文:

这位瑞岩行者就如同荷屋老子,是僧人群体里的杰出人物,他这一生,眼里容不下那些庸庸碌碌之辈。到了暮年,他愈发显得气质深沉稳重,就好似树木在寒霜中挺立,天空中没有一丝风,宁静而祥和。 他前来修行,不断地精进再精进,焚着香,清扫杂念,心如大圆镜般澄澈空明。他书写的数十万偈语,堆积起来如同高山一般,每一次书写,每一次诵读,都怀着愈发崇敬之心。 他修行的感悟和智慧,如同波澜一般,在众多弟子中传播开来,使得他们如同百川汇流,与那华藏海相互连通。他用细如秋毫的笔触在茧纸上书写的经文,要赶紧好好收拾珍藏,带着这些成果,他可以在百城的烟水间无尽地云游修行。 就好像善财童子再次见到文殊菩萨的那一刻,文殊菩萨用金色的手臂为他摩顶加持,给予他智慧和护佑。他在选佛场中就如同科举及第一般取得了修行的成就归来,这便是佛法西来所带来的好消息。 石林的道路和鞔峰一样高峻难行,这位老者到了晚年,与年轻一辈的修行者们有了共同的期许。那云霄之上的羯鼓之声到了你的手中,该怎么敲打就怎么敲打,该怎么吹奏就怎么吹奏,尽情地去弘扬佛法吧。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