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寓灵芝寺夜闻讲律有作

钟鼓考击殷夜床,我方咽药不下吭。 苦思一语缓吾缚,重遭缚急如缚羊。 平生两眼大如镜,白首读律无精光。 商君入秦祸始大,文武之道几灭亡。 文人废经宁废律,何者百谷无稻粱。 春风二月锦官寺,梦绕十年新学场。 莲房密室仅千讲,传疏狼籍酬朱黄。 如恒山蛇救首尾,弗学饥鼠吟空墙。 我生不愿文字习,亦不愿学屠龙方。 半窗睡美君勿聒,自有云月供平章。

译文:

夜晚,寺庙里钟鼓敲击的声音震得床铺都跟着颤动,而我正艰难地咽着药,药到喉咙口怎么也咽不下去。 我苦苦思索着一句能让我解脱束缚的话,没想到却像再次被紧紧捆绑住,如同被捆住的羊一般动弹不得。 我这一生,双眼曾经明亮得像镜子一样,可如今头发都白了,研读律法却也没了当初的神采和智慧。 当年商鞅进入秦国,祸端从此开始变大,周文王、周武王所倡导的礼乐仁义之道几乎要灭亡了。 对于文人来说,与其废弃经书,宁可废弃律法,这就如同百谷之中不能没有稻粱一样重要。 还记得二月春风中锦官城里的寺庙,那是我魂牵梦绕了十年的求学新场所。 在那莲花房般的密室里,几乎听过上千场的讲解,注释和传疏堆满一地,我用朱笔和黄笔认真批注。 学习要像恒山之蛇一样,能够首尾相救、灵活应变,可别像那饥饿的老鼠,只能在空墙下哀吟,毫无用处。 我这一生,既不想钻研那些繁琐的文字学问,也不想去学习屠龙那样不切实际的技艺。 半窗之下我正睡得香甜,你就别再吵闹了,我自有那云月相伴,让我能慢慢品味这世间的道理。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