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头城

春潮不到石城脚,十丈楼船浅沙阁。 楚天衮入秦淮流,白日黄尘亦冥漠。 胡儿走马沙上归,青兕豪猪载毡橐。 旌旗不动弓矢闲,百金砗磲作璎珞。 龙盘虎踞天地静,稽首清明可终托。 当时被发饮此水,铁骑如山照秋郭。 鸟惊兽骇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 三山砥砺水濯磨,万夫相望在雕鹗。 东风两鬓今萧萧,何当以此叩寥廓。

译文:

春天的潮水涨不到石头城的墙脚,那原本能航行的十丈高大楼船,如今却搁浅在浅浅的沙滩上。 楚地的天空下,水流浩浩荡荡汇入秦淮河,白日里尘土飞扬,一切都显得昏暗模糊。 那些北方的胡人骑马从沙滩上归来,车上载着青兕皮、豪猪毛等物,都装在毡制的袋子里。 城墙上的旌旗一动不动,弓箭也闲置着,他们用价值百金的砗磲做成璎珞来装饰。 石头城地势险要,如龙虎盘踞,周围一片寂静,人们虔诚地希望清明太平的日子能永远持续下去。 想当年,那些披散着头发的敌人在这里肆意饮水,他们的铁骑如群山般遮蔽了秋天的城郭。 那时鸟儿惊飞、野兽骇叫,人们却不知如何是好,上天似乎要用鲜血来洗刷伊水、洛水一带的沦陷之耻。 三山如磨刀石般屹立,江水不断冲刷打磨,无数的勇士们像展翅的雕鹗一样相互守望,等待时机。 如今我两鬓在东风中已变得稀疏斑白,何时才能带着这样的情怀去叩问那广阔的天地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