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明教嵩禅师

旋缚阴崖屋,去裹北山饭。 饥寒十万读,甚盛若禁脔。 南越古象犀,明月万金产。 逢人不易售,一见待天眼。 我马几覆车,公乃独力挽。 襄羊万夫上,直往势不返。 白首不愿余,光明自优远。 晚生既浪出,壁间识怒面。 未能续公书,聊尔执役贱。 更须酌岩泉,只字日三咽。

译文:

他(指嵩禅师)很快就在那背阴的山崖边搭建起房屋,还前往北山去化缘求食。他忍受着饥寒,将大量的经籍读了又读,他的学识和才德出众得就像那珍贵的禁脔一般。 他就如同南越之地古老的象和犀,所蕴含的价值如同那价值万金的明月宝珠。然而,这样的才华和价值,遇到一般人很难被赏识,只有具备非凡眼力的人才能一眼看出他的不凡。 我在人生道路上就像驾车险些翻车一样遭遇困境,而他却能凭借一己之力将我挽救。他自在逍遥地站在众人之上,一往无前,势头不可阻挡。 他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没有其他的欲望,内心光明,有着深远的境界和优渥的修养。 我这晚辈晚生鲁莽地出现在他面前,从墙壁间仿佛还能看到他威严的面容。我虽没能继承他的学问著作,只能暂且做些低贱的杂役之事。 我更愿意舀来山间的泉水,细细品味他留下的文字,每日读上三遍,仿佛每一个字都值得慢慢咽下,用心领会。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