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魏公秋日

山净晚余碧,花深秋更红。 向来歌舞地,道德元冲融。 委身如蒹葭,不乱鱼鸟丛。 客至无少长,可人斯与同。 披衣坐良夜,一啸闻刚风。 何似饷佗国,频伽满盛空。 剧谈有类是,吾道何由穷。 此意诚未解,却须呼二公。

译文:

傍晚时分,山峦明净,残留着一片碧绿;秋意渐深,花朵却愈发红艳。 曾经那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道德之风却十分醇厚、和谐。 我把自己比作蒹葭,甘愿置身于鱼鸟之丛中,不被世俗所扰。 无论客人是年少还是年长,只要是志趣相投之人,我都愿意与之交往。 披上衣服坐在这美好的夜晚,一声长啸,仿佛能听到刚劲的秋风。 这与那些馈赠他国珍宝的行为相比,就好像频伽鸟的美妙声音充盈在整个天空一样(有着独特的价值)。 畅快地高谈阔论就像这样富有意义,我们所追求的道又怎么会陷入困境呢。 我心里对这种境界实在有些理解不透,看来还得把史魏公等两位高人叫来请教才行。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