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石

禹陵踪迹颇堪疑,窆石衣冠知几时。 犹解起人河洛思,可怜大胜峄山碑。

译文:

大禹陵的相关踪迹很是让人怀疑其真实性,这窆石和大禹衣冠冢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 它依然能够勾起人们对古代河洛文明辉煌的追思,可惜的是,它(窆石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可比那峄山碑有意义多了。 注:“河洛”常代表华夏文明起源,大禹时期河洛地区是重要文明发祥地。“峄山碑”是秦始皇东巡刻石,在历史文化中也有重要地位,此诗中通过对比突出窆石的价值。
关于作者
宋代喻良能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历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