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宗郎中师仁见示古风

平生癖于诗,业债余清浄。 但已心孔开,敢夸笔锋劲。 疾书或欹斜,所向必雅正。 顾惭非晋人,出语那韵胜。 亦好三亩园,松竹互掩映。 门阑虽间启,俗客未省迎。 岂唯惬幽情,颇复动诗兴。 朅来古泮宫,未谙麋鹿性。 何处更有诗,抗走足不定。 宗英出大篇,重此绿绮赠。 未应费推敲,讵止工竞病。 此作不为妙,妙处知难更。 吟坛将风雅,琐尾宜退听。 贺白真雁行,离骚可奴命。 熟复句中眼,如对麈尾柄。 迷途获指南,从此识畦径。 自应形赞叹,谁复献嘲评。 佳处未易知,当有识者证。

译文:

我这一生对诗歌有着独特的癖好,就好像欠下了诗歌这份“业债”,但如今心里倒也清净。我只觉得自己心里对诗歌有了些开窍的感悟,可不敢去吹嘘自己文笔刚劲有力。 我有时候写诗写得快,字迹可能歪歪斜斜,但所表达的内容一定是高雅纯正的。只是我惭愧自己并非晋代那些风流雅士,写出来的诗句哪能有那么高的韵味呢。 我也喜爱那三亩大小的园子,园子里松树和竹子相互掩映。园门虽然偶尔会打开,但那些庸俗的客人我从来不会去迎接。这不仅能让我惬意地享受这份清幽的情感,还能让我诗兴大发。 可如今我来到这古老的学宫,还不太习惯这里的氛围,就像麋鹿到了不熟悉的地方。在这里,我都不知道哪里还能激发我的诗兴,内心浮躁,脚步都安定不下来。 宗郎中你写出了气势宏大的诗篇,这就如同珍贵的绿绮琴一样赠给了我。你写诗根本不用费力去推敲字句,哪里仅仅是在韵律上精巧呢。 你的诗作已经十分绝妙,这绝妙之处简直难以再去超越。在诗坛上倡导风雅之事,像我这样没什么水平的人就应该乖乖退到一旁聆听。 你和贺知章、李白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就连《离骚》在你的诗面前都仿佛可以成为奴仆。我反复品读你诗中那些精妙的字眼,就好像面对着名士手中的麈尾柄,有一种高深莫测又引人入胜的感觉。 你这诗就像给迷路的我指明了方向,从此我知道了写诗的路径。我自然会对你的诗发出赞叹,谁还会去嘲笑评论呢。只是这诗中的精妙之处不容易被人知晓,应当会有真正有见识的人来证明它的价值。
关于作者
宋代喻良能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历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