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偃息处,之问读书室。 茅轩规昔人,聊可容吾膝。 幽芳秀垣曲,翠筿蓊簷隙。 松窗炯虚明,荆篱互疎密。 淡月晓窥几,候虫夕鸣壁。 诗书后前陈,图史左右秩。 遐览到三五,旁搜及坚白。 一语偶有得,寸心欣自适。 轮奂非所慕,兹焉颇放逸。 渊明傥来过,真趣会能识。
近结茅屋数椽以可赋轩揭取子美可以赋新诗之义用沈约体赋诗一首
译文:
这其实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翻译:
这里就如同潘安仁闲居休息的地方,也像是宋之问曾经读书的屋子。我依照古人的样式建造了这几间茅草轩,勉强能容下我这身躯。
在那围墙的角落,清幽芬芳的花草正娇艳地生长着;翠绿的竹子在屋檐的缝隙间蓊蓊郁郁。松木做的窗户明亮而又空阔,荆条编成的篱笆疏密相间。
淡淡的月光在拂晓时分偷偷窥视着书桌,善鸣的虫子在傍晚时在墙壁边鸣叫。诗书在前后依次陈列,图册史籍在左右摆放得整整齐齐。
我广泛地阅读,探寻到三皇五帝时期的事迹,还旁征博引地研究那些关于“坚白”的哲学辩论。偶尔能领悟到一句话中的真谛,内心便欣然自得。
华丽高大的房屋并非我所羡慕的,在这里我倒颇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倘若陶渊明偶然来到这里,他定能领会到这其中的真意与趣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