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至夜半半醒中若有所愧者闻空庭石渠流水㶁㶁清亮不觉心体顿舒醉卧俱失因赋其所感

吾生少懽娱,遇酒增慨慷。 殷床惟一眠,万虑几消亡。 半夜还有觉,惕然喟中肠。 世故何足道,诚恐此志荒。 人生苦为乐,我岂醒而狂。 孰为见在心,勿正能勿忘。 涓涓石渠溜,起予者卜商。 泠然落枕寒,解渴不待尝。 坐令肝肺间,一一流天浆。 须臾四体喻,发肤了无痒。 梦觉与醉醒,忽落俱亡羊。 流水去不舍,此心湛如常。 恍疑奏箫韶,仪凤碧云翔。 眷此听愈淡,杳谁见其乡。 乃知天宇中,一气同苍凉。 平明视渠水,非笙亦非簧。 矢诗以自歌,浊清付沧浪。

译文:

我这一生很少有欢愉的时候,一遇到酒,心中就增添了许多感慨和激昂的情绪。我重重地倒在床上睡了一觉,众多的忧虑几乎都消散了。 到了半夜我渐渐有了意识,内心突然警觉起来,不由得深深叹息。那些世俗的事情哪里值得一提,我只是担心自己的志向会因此荒废。人生如果只是苦苦地追求享乐,难道我是清醒着却做出疯狂的事吗?什么才是当下的真心呢,要不强行去追求但也不能忘记它。 石渠里涓涓流淌的水,就像当年启发孔子的卜商一样给了我启示。那清冷的声音落在枕边,寒意袭来,仿佛不用品尝就已经解了渴。这声音让我的肝肺之间,仿佛都流淌着天上的琼浆。 不一会儿我全身都舒畅了,连皮肤都不再有任何不适。无论是从梦中醒来还是从醉意中清醒,那些迷失的东西就像丢失的羊一样都消失了。流水不停地流逝,我的内心也如同这流水般清澈平静。 恍惚间我仿佛听到了《箫韶》的乐曲,凤凰在碧云间翱翔。我越是专注地听这流水声,它就越发淡泊,遥远得似乎没有人能找到它的源头。 由此我才明白在这广阔的天地宇宙中,有一种气息是同样的苍凉。天亮后我再去看那渠水,它既不是笙发出的声音,也不是簧片发出的声音。我写下这首诗来自我吟唱,这水的清浊就交给沧浪之水去评判吧。
关于作者
宋代史尧弼

史尧弼,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幼年即以文学知名,年十四预眉州乡举,李焘第一,尧弼第二。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四川类试下第,遂东西游,入潭师张浚幕。明年,湖南漕试第一,是科张栻第二,遂与张栻交。二十七年第进士。仕历不详,寻卒。有《莲峰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为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宋任清全序、《浩然斋雅谈》卷中。 史尧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莲峰集》(诗二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