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张饰庵,学到贲上白。 真贲初非文,至饰亦无色。 君看瑄玉姿,岂借青黄饰。 宝气不自中,白虹贯空碧。 饰庵隠岷岭,英名震京国。 鲁论感凤叹,春秋辩麟获。 孝庙聘丘园,有来校坟籍。 光皇访忠贤,再起贰卿棘。 未应两朝旧,不侍九重侧。 训词揭昭回,圣意深记忆。 盍归赞人文,小却犹讲席。 未要从子真,带月耕岩石。
题张季长少卿饰庵庵名取告词云学足以自饰
译文:
我的好友张饰庵,学问已经达到了《周易》“贲”卦上九爻所说的返璞归真的境界。真正的“贲”其实并非外在的文饰,最高境界的修饰是不显露色彩的。
你看那瑄玉本身的姿态,哪里需要用青黄颜色去装饰呢?它的宝气发自内在,就像白虹贯穿天空一样耀眼。
饰庵隐居在岷岭,可他的美名却震动了京城。他能像孔子在《论语》中感慨凤鸟不至那样有深刻的见解,也能像在《春秋》里辨析麒麟被捕那样明察事理。
孝宗皇帝曾征召隐居之人,他应召来校勘古代的典籍。光宗皇帝寻访忠诚贤能之士,他再次被起用,担任少卿之职。
他作为两朝的旧臣,应该陪侍在皇帝身边才对。皇帝的训词如日月般高悬,足见圣上对他的深厚记忆。
为何不回来辅佐朝廷的文化建设呢?即便不居高位,去讲学也是好的。可不要像严子真那样,趁着月色在岩石间耕地隐居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