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

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 今从青原望万象,青原在下台在上。 乘成先生学海龙,眼高四海空复空。 如登中天骛八极,下视积苏同绛宫。 万物一马喻多少,漆园小家穷计校。 须弥芥子亦未妙,葱岭老胡乌知道。 此诗解嘲仍索閙,举似先生应绝倒。

译文:

过去我在永和这个地方遥望青原山,永和不过是脚下的一方土地,而青原山却高耸入天。如今我站在青原山这里眺望万象台,青原山在下方,而万象台高高在上。 乘成先生就如同那遨游学海的蛟龙,眼界极高,放眼四海,世间万物在他眼中都显得微不足道。他就好像登上了天空的中央,驰骋于八方极远之地,向下俯瞰,那些堆积的房屋就如同天宫一般渺小。 庄子用“万物一马”来比喻世间万物的多少,这在乘成先生看来,不过是道家小流派的计较罢了。“须弥藏芥子”这样的说法也算不上精妙,那些来自葱岭的异域僧人又哪里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我写这首诗既是自我解嘲,也是想凑个热闹,如果把这首诗拿给先生看,他一定会笑得前仰后合。
关于作者
宋代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