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罗春伯所藏高氏乐毅论

右军乐毅论,大令洛神赋。 王家小楷天取将,祗余惊鸾尚双翥。 昭陵银海閟银钩,秦王卧看偷儿偷。 秣陵井苔剥山骨,祝融复遣山鬼搜。 裂琼划玉各分散,遗下宝圭三五段。 墨卿收拾骊颔珠,仅仅一百八十余。 江西今代韩吏部,古心古道生好古。 雷电勃兴急捉取,阿那精灵会飞去。

译文:

王羲之书写了《乐毅论》,王献之创作了《洛神赋》小楷。 王家这些精妙的小楷真迹仿佛被上天收走了,只留下如惊飞鸾鸟般的神韵还能让人感受到它们曾经的风采。 唐太宗昭陵的地宫里藏着珍贵的书法墨宝,那些如同银钩般的字迹被封存其中,可没想到秦王(唐太宗)长眠后,这些宝贝却被“偷儿”(暗指盗墓者之类)盗走。 南京秣陵的古井旁,青苔都把山石侵蚀得露出了“山骨”,祝融(传说中的火神)似乎又派了山鬼去搜寻那些散失的书法珍宝。 那些珍贵的书法真迹如同被裂开的美玉一般四处分散,只遗留下了像宝玉圭一样的零碎片段。 这位罗春伯先生如同擅长书法的墨客一样,收拾起了像骊龙颔下宝珠般珍贵的书法残篇,仅仅保存下来一百八十多个字。 如今江西有像唐代韩愈那样的贤才,有着古朴的心思和道义,生来就喜好古物。 他就像遇到雷电突然兴起一样,急切地把这书法残篇收藏起来,生怕那神奇的精灵带着它飞走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