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围深锁武成宫,华裾织翠青如葱。 谢公文章如虎豹,林间一啸四山风。 天下几人学杜甫,千江隔兮万山阻。 画地为餠未必似,更觉良工心独苦。 谁登李杜坛,浩如海波翻。 奄有二子成三人,古风萧萧笔追还。 我诗如曹郐,拆东补西裳作带。 令人还忆谢玄晖,昆仑虞泉入马蹄。 我愿四方上下逐东野,只有相逢无别离。
予因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丈复集杜句见赠予以百家衣报之
译文:
考场的棘围把武成宫紧紧锁住,应试者们身着华美的衣衫,那翠绿色就像青葱一般鲜亮。
谢公您的文章如同虎豹般雄健不凡,在林间一声长啸便能引得四山生风。
天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学习杜甫的诗呢,那学习的道路就像隔着千条江、万座山一样艰难。
有人作画饼来充饥,可这画出来的饼未必就和真饼相似,更让人觉得那些想要学诗的人就如同技艺高超的工匠,用心良苦却难达真境。
有谁能够登上李白、杜甫的诗坛呢?若登上那便是如浩渺的海波翻腾,气势磅礴。
能把李杜二人的诗风融会贯通,再加上自己的风格成就“三人”之妙,以古风之韵用笔墨将那古人诗风追回来。
我的诗就像曹国和郐国那样微小而不成气候,如同拆了东边补西边,把衣裳当作腰带,不成样子。
这时候让人不禁想起谢玄晖的诗来,那诗境仿佛是昆仑山和虞泉都在马蹄之下。
我希望能在四方上下各处追逐像孟东野那样的诗风,只希望能与这样的诗韵相逢而不再有别离。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