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 2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梅尧臣 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 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 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頼。 自当割鸡用,刃必无钝败。 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 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 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译文: 好的千里马不一定体型庞大,只要套上缰绳奔跑起来就能超越寻常。好的弓箭不需要等到天冷(天冷时制作的弓被认为更好),调好弦就能强劲而敏捷地发射。 宣城是历史悠久的大地方,处理诉讼案件繁多复杂,很容易让人听得耳朵发聋、头脑昏聩。但你有能力疏通其中的堵塞之处,无论是地方长官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依靠你。 你去任职就好比用宰牛刀来杀鸡,刀刃必定不会变钝,能轻松胜任。我曾听闻在唐朝开元年间,朝廷经常对县令等地方长官进行告诫。那些告诫的石碑如今还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道理却没有背离。 我用这些话来为你送行,没有备酒为你饯别,可别责怪我呀。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