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冲雅上人遗草书并诗

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懒瞋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译文:

我已经一个月都没出过家门了,堂屋前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忽然有一位世外的客人,披着僧衣从稻田那边走来。 他从青山脚下过来,手里拿着裁剪好的白色细绢。 绢上用草书写着几行字,那字就像瘦蛇舞动,又似春雷乍响。 笔墨还带着湿气,像是未散开的雾气,笔画弯曲如麒麟的角仿佛就要张开。 这草书被装裱成两大卷轴,就像美玉一样被送到了我面前。 我懒得责怪家里的长工,他们把卷轴挂在墙上也不扫扫上面的灰尘。 智永和怀素,他们的名字长久以来都非常显赫。 您如今继承了他们的草书学问,已经快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没想到您却把我比作调和羹汤的梅子。 我心里常常觉得苦涩酸楚,怎么能担当得起这样的赞誉呢。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