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郎中姑苏园亭

公爱乐天池上篇,买池十亩皆种莲。 薄城万竿竹㛹娟,藤缆系桥青板船。 折腰大菱不直钱,䴔䴖㶉𫛶沙际眠。 水从太湖根底穿,月出洞庭山上圆。 公归与客相留连,秋风鹤唳春杜鹃。 班鲈斫脍红缕鲜,紫豉煑莼香味全。 我思白傅在三川,吴船虽有吴馔偏。 当时九老各华颠,裴令来过吟复联。 至今怪石存旧镌,七叶树荫黄金田。 羡公有子胜昔贤,高门通车千万年。

译文:

邵郎中您喜爱谢灵运《山居赋》里描绘的天池胜景,于是买下十亩池塘,全都种上了莲花。靠近城墙之处,有万竿修长美好的竹子。藤缆系着桥边那青板船。 随手就能折到的大菱角并不值钱,䴔䴖和㶉𫛶在沙滩边悠闲地睡着觉。这园中的水是从太湖的湖底穿过来的,月亮从洞庭山上缓缓升起,又大又圆。 您归来后和宾客们相互尽情欢聚,秋风中能听到鹤的鸣叫声,春天又有杜鹃欢快啼鸣。厨师把斑鲈切成脍,那鱼肉红得如同丝线般鲜嫩,用紫豉煮的莼菜,香味十分醇厚。 我由此想起了白居易居住在三川的时候,虽然也有吴地的船只,可吴地的美食却不够齐全。当时的九老会成员个个白发苍苍,裴令公前来,大家吟诗唱和、联句成篇。 到如今那里还留存着刻有诗句的怪石,七叶树的树荫笼罩着如黄金般的稻田。我羡慕您有优秀的儿子胜过古代贤才,愿您家高门大户世代兴盛,车马通行千万年。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