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昭亭山广教院文鉴大士喜予往还

山暖春烟重,林昏古寺藏。 谿流过晓涨,岭树见新行。 马去侵云迹,风来袭野芳。 禅衣频斗薮,蜡屐莫趋跄。 飞鼠时过掷,饥禽或下颃。 凭栏何所适,望堞正相当。 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 登临无险绝,不似畏岩墙。

译文:

春日里,山间暖意融融,春烟厚重得仿佛一幅朦胧的画卷。那幽深的树林一片昏暗,古老的寺院就藏在这林深处,若隐若现。 山溪的流水经过一夜,到清晨时已经涨了起来,水流变得更加湍急。岭上的树木,新的一行又一行整齐地排列着,展现出勃勃生机。 我骑着马前行,马蹄印仿佛侵入了云端,留下一串痕迹。微风轻轻拂来,带着野外花草的芬芳,好闻极了。 僧人穿着禅衣,不时地抖落身上的灰尘。脚下的蜡木屐也不要匆忙赶路,且慢慢享受这一路风光。 时不时有飞鼠从眼前快速掠过,像是被什么东西投掷出去一样。饥饿的鸟儿有时会低空飞行,在四周盘旋觅食。 我凭靠着栏杆,心中无比惬意。眺望那城墙上的矮墙,正好与我的视线相对。 溪边的小童端来膳食,干净又整洁。像是衔着花的小鹿般的少女,身上散发着阵阵香气。 这一路登临并没有什么险峻难行的地方,完全不像要担心会碰到高耸危险的墙壁那样令人害怕。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